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山东大学星空官方网页版校园外卖调研团队利用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等方式,通过在山东大学的各个校区进行调研,对大学生的外卖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以及学校周围外卖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调研中共发放了3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25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3%。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和实地走访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校园外卖现象较为普遍,大一学生较少选择外卖
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78%的同学在学校内点过外卖,可以看出,外卖受到不少学生的青睐。性别、专业等因素对是否叫过外卖以及叫外卖的频率影响并不大,然而不同的年级得出的结果差异却比较大。关于“是否在校内点过外卖”这个问题,有44%的大一同学选择了否,其余年级普遍有80%的同学叫过外卖。对此,团队给出的分析是大一同学初来学校,对校园周边还不是很熟悉,并且对学校食堂保持较高的兴趣。
2、学生订餐金额理性,频率不高
在外卖的花销方面,16%的同学每次花费5-10元,63%的同学在10-15元之间,并且大多数人表示会考虑折扣优惠。与在食堂就餐相比,同学们在订外卖时并没有花费更多,还是比较理性的。同时数据显示,79%的同学每周订餐0-2次,5次以上的同学只占4%,并且大部分人选择在周末叫外卖。由此可见,外卖不是同学们就餐的主要形式。
3、便利、口味众多、订餐时间自由是选择外卖的主要原因
在“选择外卖的原因”这一问题上,74%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为懒得出门订外卖。在同学们犯懒的时候,相对于距离较远的食堂,方便快捷的外卖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有不少同学表示经常在食堂就餐会对食堂产生厌烦的情绪,偶尔定个外卖换换口味也是不错的。
此外,有不少学生是因为不能按正常就餐时间到食堂吃饭而选择外卖。这些人中又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一时较忙错过了就餐时间,食堂已经没有饭菜或没有合适的饭菜可吃;第二种情况是在就餐时间在寝室较忙,没有时间到食堂就餐,这时往往会请同学打饭带回寝室或是干脆叫外卖直接送餐上门;第三种情况是在寝室懒得去食堂就餐,于是让同学带饭回来或订外卖。而懒惰和外卖送饭上门的方便之处又促使第一、第二中情况更加容易发生。可以这么说,外卖行业真是通过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才有了今日的兴隆昌盛。
4、外卖新宠——网络订餐的崛起
在调查中,只有16%的同学选择电话订餐,其余人都是通过饿了么、美团、百度等网络平台定外卖。可以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订餐这种新兴的订餐方式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相较于传统餐饮方式,网络订的具有直观、互动性强、更加方便快捷等优势。
而在店家推出的多重外卖促销手段中,59%的同学认为“满就减”会吸引他们,“组合套餐享折扣”也吸引了不少同学,仅有19%的同学表示“无所谓,我只买自己想买的”。可以看出,随着网络订餐的发展,这些层出不穷的外卖促销手段也吸引了更多同学选择外卖
5、外卖存在危害,同学们意识薄弱
一提到餐饮,大家自然就会考虑到卫生安全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看到,有部分外卖店的卫生状况很差,还有的外卖店不是实体店。学校周围餐馆的卫生监督存在漏洞。对于没有订过外卖的同学,有42%表示是因为担心餐饮卫生而拒绝外卖。而那么多叫外卖的人对外卖的卫生状况持什么态度呢,对于“在您订外卖时考虑的因素有”选择“食品卫生”的占75.5%。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外卖不卫生,但大家还是在吃。据了解,导致这种现象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们存有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是学生中存在从众心理,相信大众的利益是不容侵犯的。
除却卫生问题,外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校外外卖大多使用一次性餐具,制造大量校园白色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也增加了后勤管理的成本。然而在本次调查中,仅有0.08%的同学在订餐食会考虑环保问题。而在选择哪一项因素最重要时,只有1人选择了环保。看到这些数据,不禁要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感到担忧。
6、同学们大都看好外卖前景
64%的同学认为外卖的前景“一片光明”,仅有1%的同学认为“应该叫停”,可以看出,同学们普遍看好外卖的发展。